“垃圾圍城”是令每一個城市管理者都十分頭疼卻繞不開的疑難問題,傳統的填埋方式處理建筑垃圾的數量已經遠遠趕不上的城市建筑垃圾的增長量。然而,在山西孝義市,人們證明了總投資1.07億元的全省首條建筑垃圾生產線把垃圾變廢為寶進而回收利用的全過程,讓“放錯位置的資源”——建筑垃圾找到了自己好的歸宿。紅星機器得知:這條建筑垃圾生產線主要就有大量移動式破碎站的身影。
傳統填埋法使得逐年增加的建筑垃圾的危害越來越大。
“過去咱們這里有兩個專門的建筑垃圾填埋場,離市區11公里左右,但也免不了有人趁夜色傾倒建筑垃圾,既破壞了美好的城市環境,也給垃圾清運工帶來了很大的工作量。”憶及建筑垃圾實現回收再利用之前的情景,該市城市拆遷改造管理中心主任邊說邊搖頭。他還說,隨著城市建設的推進,拆遷面積的增加,孝義市建筑垃圾從30、40、50萬立方逐年增加,到2012年達100萬立方,2013年前半年已達70萬立方,這是一個很大的數字。以前市里對建筑垃圾通常采用簡單掩埋、堆存等辦法,這種粗放的方式,嚴重侵占土地,且對空氣、水源等產生很大的污染,并且極易引發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建筑垃圾如何處理已成為每個城市可持續發展道路上必須突破的重要關口,如果能在城市廢棄物中研發和生產新型建筑材料,就可有效解決建筑垃圾圍城、垃圾搬家和污染環境等問題,為城市環境建設“減負減壓”。
培訓到中午吧,現在時間不太方便。
垃圾里“淘金” ?“劃算”!
走進位于孝義市高新科技產業園區的建筑垃圾再利用有限公司,“資源有限、循環無限、再生利用、利國利民”的標語格外醒目。公司負責人介紹,“僅就我們市而言,不算公路、橋梁拆除的廢棄混凝土等,一年的建筑垃圾就有70至80萬噸,我公司利用建筑垃圾制磚,年可處理垃圾120萬噸,這樣一來,建筑垃圾完全可以實現就地處理和零排放,既節約了耕地,又保護了生態環境。”xi
當問及選擇當初為何垃圾循環再利用項目時,公司負責人算了一筆經濟賬,生產新型環保建材,購買原材料石子每方60元,沙子每方100元,而處理建筑垃圾需要破碎,轉化出來的石子、沙子每方均價80元,加上機器磨損及含土量大附加值低,轉化過程比直接購買原材料每方貴出25元。
為鼓勵這一綠色節能循環項目,孝義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政府對產品優先采購,每年給予60萬元的垃圾處置費,市科技惠民工程還給予50萬元的資金。延伸循環產業鏈 將垃圾“吃干榨盡”
在建筑垃圾處理中心,通過加工處理,可以變成各種環保路面磚、墻體磚、河道護坡磚以及干粉砂漿、泡沫混凝土等建筑材料,實現變廢為寶。作為全省首條建筑垃圾“再生”生產線,該項目總投資1.07億元,是省、市轉型綜改重點項目,采用國內先進的全自動智能制磚生產線與破碎系統分揀線裝備,利用普通建筑垃圾生產荷蘭磚、透水磚、再生砌塊、干粉砂漿、泡沫混凝土等各種透水性強、保濕效果好的環保建筑材料。據了解,目前該生產線每天可生產5萬塊磚,年產可達3000萬塊。
記者在工廠里看到,一車車由廢棄混凝土粉碎加工成的再生粗骨料,進入回工槽,經過粉碎篩撿變成細骨料,而這些細骨料,又通過自動傳輸系統,進入混凝土攪拌機頭中,攪拌、雙向液壓成形、自動灌漿、自動脫模、高溫養護,包裝、碼垛……一塊塊荷蘭磚、透水磚、再生砌塊便正式面世了。談及生產線的制作工藝,負責人告訴記者,“養護窯利用蒸汽使磚頭快干,從垃圾到成品磚僅僅需要8個小時。更為重要的是,以前傳統的磚頭易碎而且滑,由于采用全自動智能生產線,水分配比更為精準,生產的路面磚不僅擁有紅、綠等五顏六色的外觀,而且吸水性更強,摩擦系數增大,尤其在下雨天少量水可以下滲,在很大程度上保護了城市的地下水資源。”
紅星機器相信,有移動式破碎站參與的建筑垃圾處理廠,一定會在國內各地越來越興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