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也成為人們生活中熟知的名詞,各行各業不可避免的會運用科技,這為智慧型產業的發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智慧型產業的發展和建設促使了行業發展的前進速度,讓人們的工作生活更便利。
移動支付、電子社保卡、無人貨架、面部識別……一個個與大數據、云計算等高科技緊密結合的服務涌入城市中。國家網信辦發布的《數字中國建設發展報告(2017)》顯示,我國2017年數字經濟規模已達27.2萬億,全球第二。
在這種歷史性的變革中,“智慧城市3.0”輪廓被勾勒得愈加清晰,縱橫交匯間撲面而來的都是未來的氣息。而在這樣的趨勢下,工業發展怎能落后?
智慧工業,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全面提升生態環境保護綜合決策、監管治理和公共服務水平的新模式,正在為生態文明建設增添助推力。
工業發展改變傳統方式,首先要做的就是培養數據意識。全盤考慮科技運用價值,綜合規劃智慧建設和管理,充分利用“互聯網+”特性完成互動和協同防治,這就是用“大數據”的思維考慮“大數據+環保”的運行方式。
同時,智慧工業并不是生硬地“植入”,而更像一種拼圖,在合適的地方按下合適的板塊,終構成一個完整交互體系。
信息化、系統化、智能化、數據化的改變已經不可阻擋,工業的“智慧”核心也逐漸融入生產線管理中。
紅星集團生產的單缸圓錐破碎機就是“大數據”下的智慧產物,此款破碎機可實現遠程控制屏操作,設備在設計時收集破碎設備常見問題,往常需要人工操作的卡塞現象,現在一鍵可以解決。
未來科技與工業的融合將更加深入。隨著工業發展速度的提升,與科技并駕齊驅的主旋律已經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