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機械配套件發展一直以來是行業的熱議話題,是由于其在國內工程機械行業產品鏈中具有的特殊地位決定的,“改變關鍵零部件發展落后現狀”一直是工程機械行業好幾代人的夢想和夙愿。2009年配套件市場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略顯沉悶,但慧聰工程機械網編輯在年終盤點工程機械配套件行業發展之際,我們縱觀今年的行業發展,其中存在的亮點和不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這個行業的實際情況,也為我們在2010年取得更大的成績奠定了基礎。
受益政策春風但見效甚微
2009年,工程機械配套件行業受益政策直接的就是國務院審議并通過的《裝備制造調整和振興規劃》,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落實關于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總體要求,規劃期為2009-2011年。《規劃》要求堅持發展整機與提高基礎配套水平相結合。努力實現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化,帶動基礎配套產品發展。提高基礎件技術水平,關鍵自動化測控部件已經成熟,開發特種原材料實現重點突破扭轉基礎配套產品主要依賴進口的局面。組織結構優化升級,形成一批參與國際分工的良好化零部件生產企業。提升大型鑄鍛件、基礎部件、加工輔具、特種原材料等配套件制造技術水平。
盡管《規劃》將加強基礎部件自主創新發展列為要點之一,但是從目前行業發展情況來看,《規劃》并沒有在2009年發揮出應有的效應,中國工程機械配套件企業并未獲得直接或間接的受益,行業發展落后局面及產品質量性能較差現狀依然存在,某些水平較低的配套件產品仍存在較大的產能過剩風險,但是市場需求較為集中的關鍵高壓大流量零部件產品仍需依靠進口。
因此,《規劃》一定程度上是給行業企業發展指名了方向,樹立了信心,但是具體的實施步驟、實施辦法及各項配套政策支持等尚未明確,很多工程機械配套件企業處于“有勁使不出”的尷尬境地。
相比《規劃》,四萬億元投資對于工程機械配套件行業的拉動相對來說較為明顯一些,2009年部分主機行業未出現下滑態勢相反卻增長明顯,混凝土機械、樁工機械受益于高鐵項目拉動,路面壓實機械及筑養路機械受益于交通建設拉動等都出現了增勢,這些給國內工程機械配套件企業多少都會產生一定的市場需求。